2019年10月18日,江蘇省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瑞章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2019年世界智能制造大會——“物聯網賦能智能制造”分論壇如期召開。
目前主流的制造強國紛紛推出相應的產業政策來推動制造業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來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德國工業4.0、法國新工業計劃、美國制造業創新網絡計劃、日本思維5.0、英國制造2050,而中國提出的是中國制造2025。中國是制造強國,瑞章科技是物聯網領域的領航者,瑞章科技此次提出的大會主題——“物聯網賦能智能制造”并不是顛覆,而是實現制造業的轉型升級,讓制造業的品質和效率獲得提升。現場各位行業專家、大咖進行觀點分享,包括南京合信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曙君,哈工大大數據集團高級副總裁、CTO趙志強,東南大學機械工程學士、南京大學MBA碩士張家樂,瑞章科技副總裁林健。
瑞章科技副總裁林健先生應邀作為此次會議特別嘉賓出席論壇并做了演講報告——《全供應鏈的智能物聯管理平臺》。報告中提到制造業本身非常復雜,行業間的差異較大,且不同企業的信息技術水平和裝備智能化水平業存在較大差異,在應用實踐中,我國是工業2.0、工業3.0、工業4.0并存,因此制造業企業的智能化改造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適路徑,需要企業從自身的核心需求出發,合適規劃智能制造實現路徑,分階段持續性的建設智能制造要素,不斷提升企業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物流倉儲、訂單獲取、產品服務等各環節的核心智能制造要素,最終形成具備企業特色、彰顯企業競爭力的智能制造系統。
在企業實現智能制造系統的諸多要素中,除了智能裝備、機器人之外,最為核心的基礎設施之一就是全供應鏈的管理,它為企業的智能制造提供了各類物料的搬運、存儲等功能,是企業實現智能制造的重要一環。
林總結合瑞章科技在全球頂尖的閃存存儲的半導體封裝企業、湖南鹽業等多家企業的案例進行系統的說明,用實事與數據生動的詮釋了全供應鏈平臺工作的原理和細節。原材料、輔助物料、在制品、制成品等對象順暢地在各個工序間流轉,并通過提升倉儲作業的靈活性和準確性降低庫存總量、減少人員需求,從而降低企業的物流倉儲成本,這是企業實現智能制造系統的關鍵一環。
通用全供應鏈智能物聯管理平臺,將大大加速企業的智能化改造,為企業更好地實現智能制造系統提供支撐。
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隨著技術的進步和人口紅利的消失,我國對智能制造越來越重視,在工信部出臺的《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將智能制造定義為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貫穿于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制造活動的各個環節,具有自感知、自學習、自決策、自執行、自適應等功能的新型生產方式。從智能制造的應用場景來看,智能制造可以幫助企業實現產品智能化、生產智能化、管理智能化和服務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