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低功耗廣域網等基礎設施加速構建,數以萬億計的新設備將接入網絡并產生海量數據,這些數據為未來的社會運行的數字化、智能化提供了基礎,根據Gartner發布的數據及預測,2017年全球物聯網連接設備達到84億臺,預計2020年全球聯網設備數量將達204億臺,保持年均30%以上的高速增長。華為在2016年全球聯接指數報告中預測,到2025年物聯網設備數量或將達到 1000億臺,市場規模將超過1w億美元。
世界經濟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新的工業革命將深刻重塑人類社會。數據是連接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橋梁,是數字化轉型的主線。通過把實體世界數字化,轉化為數據,再通過對承載物理世界規律的數據進行分析建模,反饋給物理世界,提升物理世界運行效率。
產業數字化的核心技術包括物聯網、云計算、邊緣計算、大數據、5G等,物聯網是構建數字世界的核心技術之一,物聯網通過各種傳感器將實體世界物品的身份、位置、環境感知等信息數據化,進而建立數字世界與實體世界的映射關系,并通過數據分析建模優化實體運作。RFID、傳感器就是數字世界的感覺器官。
超高頻無源 UHF RFID作為物聯網概念形成的核心技術,商用化較早,但應用中一直作為“超級條碼”使用,未充分認識其幾大特性:
1.UHF RFID是一種重要的身份識別技術。RFID可以標記物品身份,并可實現定位和環境傳感數據采集,RFID標識信息具備安全、防偽、可追溯的特點,可廣泛應用于柔性生產、資產、物流等各種智能化應用場景。
2. RFID也是一種無線通訊技術。RFID在中短距離(1-15m), 成本和功耗優于其他很多技術;RFID標簽的群讀和數據防沖撞能力較強;RFID可以實現物品之間的自動連接,在產業化、規模化的控制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RFID是物聯網重要的數據源。RFID應用范圍廣泛,目前全球已投放標簽數量超過500億,每天產生大量數據;RFID可以自動實現數據采集,系統部署成本低;RFID數據的唯一性和可追溯性強,既可以標識身份,也可記錄數字軌跡,這些具有較大的價值。
4. 可擴展性強,方便與其他技術集成。RFID與條碼、圖像識別、NB-IOT等技術互補性強,可充分集成。
整體來說,作為物聯網概念形成的核心技術,UHF RFID既是一種重要的身份識別技術,便于物品的驗證、跟蹤和感知,也是物聯網重要的數據源,可以為各項物理實體和資產建立云端的數字身份,從而將實體世界數字化,同時UHF RFID也是目前無可替代的、部署量大的、功耗和成本低的、成熟的工業化應用的物聯網芯片,其具備良好的可擴展性。
上一篇:ETC呼嘯而來,車主在抵抗什么?